建阳窑,简称建窑,亦称“建安窑”、“乌泥窑”。宋代名窑之一,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窑址在福建建阳县水吉镇池墩、芦花坪一带。
建窑创烧于唐代,主要产品为青釉瓷。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极为盛行,主要烧制黑釉瓷、青瓷、青白瓷等,最终在清代结束。建窑烧制的产品主要为盏、碗、盘、碟等日用器具,同时也烧制盒、罐、壶、灯、炉、钵、梅瓶、明器等。
建窑以黑釉瓷闻名于世,古代文献中称为“乌泥建”、“紫建”、“黑建”。建窑器物以碗盏为多,被称为“黑釉盏”。它的造型酷似漏斗,口大足小,分敞口和合口两种,其中敞口的较多,底部为浅玉环圈足,有旋坯纹。建窑原是南方地区的民窑,北宋晚期由于“斗茶”的特殊需求,烧制了专供宫廷用的黑盏,部分茶盏足底有“供御”、“进盏”铭文。黑釉盏胎体厚重坚致,胎色紫黑。由于瓷胎含铁量较高,因此黑釉盏一向有“铁胎”之称。其釉质润泽,釉色乌黑,器物内外皆施釉,外釉接近底足,足底无釉而露胎。釉面有明显的垂流厚挂和窑变现象,有“兔毫”、“油滴”和“曜变”及“鹧鸪斑”等名贵的品种。兔毫盏,因在釉面上闪现状如兔毫般银光闪烁的丝条纹而得名,按其釉色又分“金盏”、“银盏”和“蓝盏”,而“蓝盏”尤为可贵。在高倍放大镜下,可以看见其釉面开出细小的蝉羽纹,点缀着些像雪花片的金星、银星和红星。其流淌下垂的兔毫纹,呈现着浓淡深浅、弯弯曲曲宛如黄土高原的丘壑,呈色上浓下淡,变化无穷。油滴盏,在乌黑的釉面上呈现银灰色的小圆点,星罗棋布,经日光照耀,犹如油滴般晶莹闪烁。鹧鸪斑釉,其釉面呈现状如鹧鸪赤紫相间的羽毛一样的斑纹,令人扑朔迷离。“曜变”则是黑瓷器物在光照下,从器表的薄膜上所焕发出来的黄蓝绿紫等色融合在一起的彩光,变幻莫测,这种瓷器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