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是唐代著名瓷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过去,由于它的窑址未被发现而在陶瓷考古上得不到确认。按照唐李肇《国史补》中的说法:“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邢窑窑址应是在内丘。 1980年8月,在今临城、内丘交界的磁窑沟和临城县境内的程村、解村、澄底、岗头等地发现窑址多处,在岗头窑址群中还发现唐代的遗物。岗头以北的祁村和双井村一带又发现了中唐和初唐时期的窑址,尤以祁村窑烧制的白瓷具有邢窑白瓷的典型特征。 1985年,又在内丘县城关地区发现窑址多处,烧制白瓷与祁村窑白瓷相同,有的玉璧形底,碗底中心刻一“盈”字。内丘邢窑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李肇《国史补》记载的正确。
邢窑瓷器的主要特征是“白如雪”,这是多年来人们对邢窑瓷器的一般印象,但就祁村与内丘邢窑遗址出土瓷片看,釉色有白、黑和褐黄3种。白瓷又有粗细之分,而以粗者居多,细者只占少数,这说明陆羽《茶经》中所描写的仅仅是邢窑瓷器中的一部分精品,并不是邢窑产品的全貌。
邢窑细白瓷有碗、托子、皮囊壶、注子和罐、碗等多种形式。最多的为浅腹敞口碗,碗身呈45度角斜出,口缘外部凸起一周,底坦平,底中心凹人,施釉,形如玉璧。此外,有敛口碗,分深浅两种,圈足较玉璧形底为窄,也有平底者。又有碗口口缘作八瓣形者,碗壁凸起四楞线,圈足呈四瓣海棠形。碗托为盘形,托口微高出盘面,矮圈足。出土的一件皮囊壶,上部扁形,中间有提梁,流口残失,壶下部饱满,平底,左右两侧有线纹凸起,形如皮囊缝合痕,壶前后两面有划花三角形纹饰,残高约1 6厘米。出土的一件注子,喇叭形口,球形腹,平底,一面有短流,一面有曲柄,高15.5厘米。出土的一件罐,圆唇口,颈极短,丰肩,肩以下残缺。上述细瓷胎釉均极洁白,形容它“白如雪’’并不过分。
粗白瓷亦以各式碗为多,此外有注子、枕等。粗碗均敷化妆土,大碗多为平底,小碗多为玉璧形底,外部施釉不到底,用叠烧法,碗与碗之间垫以三角形支具,碗心多残留有支具烧痕,大碗底多有白色三角形支具痕,支具以外为火红色。枕片出土两件,均为小长方形,一件饰以双行篦点纹,一件饰以褐色斑点。注子器身稍高而瘦,平底。
黑釉有平底浅碗、唇口小罐及花口钵、双系罐等器,胎体及釉均较厚。褐色釉有敝口大碗,出土数量不多,釉厚处呈黑色。
邢窑瓷器是以色白见长的,历来不见邢窑器有附加装饰。祁村窑址发现后,看到邢窑白瓷生产有模印、划花和点彩等多种装饰技法,从而使人们对邢窑白瓷有更多的了解。
唐代白瓷以邢窑器最为有名,上引唐李肇《国史补》说:“内丘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可见其生产规模之大,影响之远。
50年代以来唐墓里出土了不少白瓷,尤其陕西、河南、河北出土的白瓷更多,其中有些白瓷可能属于邻近瓷窑的产品口~部分精致的白瓷,如邢台唐墓出土的白瓷碗、河南安阳薛家庄唐墓出土的白瓷碗和盏托等,与祁村窑烧制的器物在造型、釉色以及玉璧形底中心施釉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特别是盏托的制作精工,在其他唐代白瓷窑中还未发现,可见它们应是祁村窑的制品。西安唐大明宫遗址中出土有带“盈”字款的碗底残片,与内丘城关邢窑遗址出土者相同,应为邢窑的产品。
唐代邢窑白瓷不仅广销国内,而且还远销海外,在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垣、日本和伊朗等国家的古代遗址中,都发现有邢窑白瓷,这真可说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