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烧瓷的历史十分悠久,不仅可以追溯到汉晋,还可追溯到商代末年烧制原始瓷。但唐人所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龟蒙:《秘色越器》诗)的越窑则主要是指浙江余姚上林湖的越窑(在余姚城东北约3 0公里,桥乡老姥山的北麓)。上林湖是一条长形南北向的天然湖泊,面积1770200平方米。窑址分布在它的东西两岸;从北端的木构湾到南端东岸的黄鳝山,再从南端西安的燕子坤到北端的吴家溪,窑址十分密集,遗物非常丰富。在东边的上岙湖和白洋湖也有窑址的分布,可以想见当时窑业之盛。调查证明,文献上所谓“秘色”瓷,就产自上林湖一带。
越窑瓷器是随着唐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越窑所产不仅销行国内,而且还远销中亚和海外。唐代的文献记载、唐人的诗句中,留下了许多记载和赞美越窑瓷器的诗句。晚唐,越窑进入它的繁荣时期,在上虞等地又建立了不少瓷窑群,窑寺前窑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烧制的青瓷与上林湖基本相同。五代至宋早期这百余年间,越窑瓷器的生产继续发展,吴越国王钱氏垄断了上林湖等地瓷窑的产品,作为表示效忠中原王朝的贡器与结好友邦和外销的特殊商品。由於需要量的猛增,于是在今宁波市的鄞县等地也建立了新窑。
唐代越窑瓷器的胎质细腻,釉层均匀,手感浑厚滋润,正像文献中所说的“如冰似玉”,深得人们的喜爱。这时期生产的主要器物品类有碗、盘、壶、罂、瓶、罐、耳杯、盏托、粉盒、水盂、唾壶等1 0余种。这些器物,一部分继承了前代的造型,而又有新的发展。盘口壶变成了喇叭口、长颈的瓷罂,碗由深腹变为浅型与玉璧底和矮圈足两种。鸡头壶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执壶。晚唐以后,许多器物明显地仿效金、银器皿,碗式更加丰富,除有玉璧底碗、敛口浅腹平底碗外,还有荷花碗、荷叶碗、菱形花口碗等。盘类有翻口、斜壁、平底盘,敞口、玉璧底盘,还有葵瓣口盘和方盘,以及各式杯、盖盒、盏托。执壶的腹部做成瓜棱形,碗、盘的口沿做成葵花瓣形、莲花瓣形,盏托做成荷叶式形。盖盒小巧,盖与盒子母口相合,盖面刻划有简单的花纹等。
宁波遵义路1 9 7 8年出土的越窑执壶,为喇叭口、瓜棱形腹,肩部一侧贴多角形短流,另一侧在颈与肩之间连一曲柄,圈足宽矮,廓线柔和,棱角挺拔,各部分的比例适度,青釉匀净滋润,显得十分优雅秀致。嵊县升高二村出土的唐元和十四年(8 1 9年)龙纹罂,大喇叭口、长颈、椭圆腹、平底,颈与肩连四系耳,外口沿贴盘龙纹饰,这种罂虽然与前期的“盘口壶”有较大区别,然而不难看出它是从“盘口壶,发展而来。余姚县上林湖1 9 5 8年出土的蟠龙四耳罂,在形制上也大体相同。在上林湖窑址中还出土过一件器壁刻“维唐故大中四年岁次庚午八月丙午朔,胡珍妻朱氏四娘于此租地,自之墓在此,以恐后代无志,故记此罂”的墓铭
瓷罂,器身虽无纹饰,从形制上看,与上述器皿时代相当或相近。越窑盏托,胎质细薄,釉色青绿,盏底较小,圈足向外撇出,口张开,口沿及盏壁五处凹进,托边翻卷,全器犹如一张初出水的荷叶托着怒放的荷花,设计巧妙,制作精致。陆羽《茶经》中说:“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而已……”对照唐代越窑盏托可以看出陆羽说的瓯,应当是指盏托中的盏。水盂的式样很多,口有敛口、短直口两种,盂有盖,腹部扁圆形或圆球形或方形圆角,细巧优雅,既是文具,也是很好的陈设品。
唐代越窑瓷器虽以它的“千峰翠色”的釉色擅场,但器表也有少量的装饰。花纹以划花为主,也有印花、刻花和镂雕的。划花线条简练,往往寥寥几笔,就成一朵盛开的荷花,一枚风吹叶卷富有生气的荷叶,或是花朵舒展枝叶对称的海棠花和四瓣花。印花多用于碗底、盘底等圆形的画面,有云龙、寿鹤和花卉,一般均比较拘谨呆板,不像划花那样奔放有力。晚唐时期已经出现了釉下褐彩装饰,如1980年临安县西市街明堂山唐昭寺天复元年(90 1年)水邱氏墓出土的釉下褐云纹镂孔炉就是一例,这种装饰还一直延续到五代。 1 9 70年,临安县板桥五代墓出土的褐彩云纹四鋬罂与水邱氏墓出土的瓷器风格相同,这种釉下彩装饰并没有发展起来而很快消失了,使刻划花装饰仍然占主导地位,并一直延续发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