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瓷器 > 古代窑口 > 四川唐代邛窑

四川唐代邛窑

分类:古代窑口 | 来源:古董收藏 | 发布时间:2015/8/6 0:48:59 | 字体: 正常

四川地区唐代瓷窑以邛窑最为著名,本世纪3 0年代即已为中外学者所重视,曾进行过多次调查,也因此多次被盗掘而遭严重破坏。窑址广泛分布在邛崃县境内的固驿乡的瓦窑山、西河乡的尖子山、白鹤乡的大鱼村与南河乡的什方堂四处。 50年代以后,又经过多次调查,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邛崃县文物保管所也作过小规模的发掘,对于邛窑烧瓷历史以及分布情况初步有所了解。唐代是邛窑的极盛时期,窑址以这一时期的遗物为最多。邛窑什方堂窑址在邛崃县城南郊,与县城隔河相望,发掘除掘获瓷器标本数千件外,还发现了窑炉、作坊遗址以及制瓷工具等。

邛窑烧制器物大致可归纳为生活用具、文具、玩具、各种瓷塑等。生活用具有壶、罐、钵、碗、盘、杯、碟、盏、灯、炉、叵、豆、盒、唾壶、镡等。这些器物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壶体一般较高,瘦底、长曲流、“P”形和“墨”形柄,柄及流口与壶口平,也有高出壶口的。另一种矮壶,底平宽、短流,柄也有“D"形,贴于肩上,在流于柄之间立双鼻纽,给人以稳定之感。邛窑常见的一种系罐,从罐与鼻纽的比例上看是器小鼻纽大,有明显特点。盏的胎体厚重也具有本地特色。油灯灯碗为夹层,夹层中可注水以降低灯碗的热度,减少油的过热挥发,可以省油,此当即陆游《老学庵笔记》里所提到的省油灯。有的器物的造型设计仿自其他工艺品,如仿编织物的柳斗式杯,器外仿柳条编织纹饰。高足杯仿金银器,深腹,与湖南湘阴窑、江西丰城窑杯相同。提梁罐的口大于底,口沿上有弓形提梁,仿自木提桶。提梁杯形制与提梁罐同,各式印花圆盒,造型与纹饰也是仿自同类金银器皿。此外也有些器物与其他地区的制品在形制上相同,具有共同的时代风格。邛窑的高足灯托为宽沿、深腹,与北方瓷窑烧的大体相同。炉为宽沿、深腹,下承以五兽形足,也与南北各窑烧制的基本相同。邛窑的陶瓷砚为圆形,有滴足和多足之分,砚面平坦,与唐墓出土的瓷砚相同。

唐代瓷窑的小瓷塑制品在南北各地都有发现,邛窑瓷器中的小瓷塑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有动物,也有各种人物如瓷塑娃娃,匍匐在地,四肢圆润,令人喜爱;杂技俑,身体倒立、双手着地、双腿微向后曲,也真切自然,惟妙惟肖,今四川地区东汉时期画像砖上就有表演杂技的场面。邛窑的瓷塑则为我们留下了唐代杂技表演的形象。

邛窑瓷器的胎质以褐色、深褐色或紫红色者居多,釉有青色釉、青灰色釉、绿釉、黄釉、酱釉等多种。胎色深褐或红褐色者,釉色多呈现绿色、青中泛绿或青中泛黄色。胎色浅,接近灰白色者,釉色是青灰或青中泛白。邛窑由于胎质多呈深褐或紫红为一种含铁量甚高的粘土'所以器表在施釉以前先上一层白色化妆土衬底。

邛窑遗址发掘中,除发现4座窑炉制瓷工具等外,还发现了作坊以及烘坯炉。窑炉为斜坡式龙窑,一窑长约27.4米,前部坡度较大,约1 4度,后部坡度较小,约7度,腰部微内凹。.四座窑炉均位于文化堆积物的附近,作坊设置在窑炉与堆积物(窑山)之间。烘炉以及许多未上釉的半成品的发现,说明邛窑瓷器有些是经过烘炉烤胚,然后上釉入窑烧制的。窑具包括匣钵、支钉、垫板、垫柱、垫饼、垫圈等多种。盖盒印模花的发现,说明这些盖盒是采用模压成型方法制成的。

对于邛窑创烧年代,虽有不同看法。但什方堂部分窑址的发掘中,还未有早于唐代的遗物发现。而且从两座窑炉叠压的遗迹来看,下面的窑床出土的遗物与唐代堆积物相似,作坊出土的遗物和窑砖的形制皆具唐代风格,应属唐代的窑炉和作坊。在四川大邑县城的唐代遗址中,就出土了不少的邛窑瓷器,如平耳小杯与黄釉四系彩绘罐等,在造型、胎釉特征与釉下彩纹饰各方面,均与邛窑遗址出土物完全相同。因此邛窑的极盛时代当在唐代。窑址中也出土了不少晚于唐代的遗物,如一些瘦高、长流、“厣”形柄壶以及花瓣口薄胎碗等。发现的窑具上有的有“乾德四年”的刻文,还发现“宣和三年”铭文笔架,说明邛窑烧瓷年代的下限可能晚到北宋晚期。

本文标题:四川唐代邛窑 (阅读35640次) |   |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ng.la/

 

您可能喜欢
同类文章
最受关注的藏品
相关文章

宋代瓷器收藏、古玩收藏、古玩欣赏、古玩珍品尽在“藏点啦”

瓷器收藏品应当具有历史文化内涵,方可列为为正统,其他都将成昙花一现。

赣ICP备12007760号 公网安备案证字第4403100900421号 微信电话:18979888681  邮箱:787168866@qq.com

Copyright©2012-2013 cang.l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2011 藏点啦古玩网!